1.有道者得,无心者通。 2.明心见性,直指本心。 3.迷时师度,悟了自度。 出自《六祖坛经·自序品第一》。【译文】迷的时候需要老师来救度,悟了之后就是自己救度自己了。 4.随其心静,则佛土净。 5.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 6.迷途经累劫,悟则刹那间。 7.佛是自性作,莫向身外求。 8.一刹那间,妄念俱灭,若识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 9.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;从心而觅,感无不通。 10.时有风吹幡动。一僧曰风动,一僧曰幡动。议论不已。惠能进曰:“非风动,非幡动,仁者心动。 11.兀兀不修善,腾腾不造恶 。 寂寂断见闻,荡荡心无著。 12.有情即解动, 无情即不动, 若修不动行, 同无情不动。 13.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,识心见性,即悟大意。 14.何为坐禅?……心念不起,名为坐;内见自性不动,名为禅。 15.若觅真不动, 动上有不动, 不动是不动, 无情无佛种。 16.心地无非自性戒,心地无痴自性慧,心地无乱自性定,不增不减自金刚,身来身去本三昧。 17.念念无间是功,心行平直是德;自修性是功,自修身是德;功德须自性内见,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。 18.何为禅定?外离相为禅,内不乱为定。外若著相,内心即乱;外若离相,心即不乱。本性自净自定,只为见境,思境即乱。若见诸境心不乱者,是真定也。 19.心平何劳持戒?行直何须坐禅?恩则亲养父母,义则上下相怜;让则尊卑和睦,忍则众恶无喧;若能钻木取火,淤泥定生红莲;苦口的是良药,逆耳必是忠言;改过必生智慧,护短内心非贤。 20.明与无明,凡夫见二。智者了达,共性无二,无二之性,既是实性,实性者:处凡愚而不减,在圣贤而不增,住烦恼而不乱,居禅定而不寂。不断、不常、不来、不去,不在中间及其内外;不生、不灭、性相如如,常住不迁,名之曰道。 21.迷人口说,智者心行。 出自《六祖坛经·般若品第二》。【译文】迷人靠嘴说,智者总是心在行动。 22.人虽有南北,佛性本无南北。 出自《六祖坛经·自序品第一》。【译文】人虽然有南北之分,佛性本来没有南北之分。 23.日用常行饶益,成道非由施钱。 出自《六祖坛经·决疑品第三》,【译文】每天多做有益于别人的事,成道不是因为刻意的布施几个钱。 24.菩提只向心见,何劳向什求玄? 出自《六祖坛经,决疑品第三》。【译文】菩提都在自性中见到,何必向谁求什么玄妙? 25.不是风动,不是播动,仁者心动。 出自《六祖坛经·自序品第一》。【译文】不是风动,也不是蟠动,是你的心动了。 26.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 出自《六祖坛经·自序品第一》。【译文】人人都有本性、智慧觉性,本来是清净的,从来也没有染污。但用此三世一切佛一切祖之同心,直了乃至无了,证得菩提。 27.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慧尘埃。 出自《六祖坛经·自序品第一》。【译文】菩提原本就没有树,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,本来就虚无一物,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? 28.在家能行,如东方人心善,在寺不修,如西才人心恶。 出自《六祖坛经·决疑品第三》。【译文】如果在家能够修行,如同东方人心善.在寺中不修行,如同西方净土里的人心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