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世界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310|回复: 9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生活禪系列動畫

[复制链接]

450

主题

614

帖子

272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724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3-3-10 11:27:58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生活禪系列動畫(一)霓虹扇

习惯性认知:以动为身,认物为己

众生的生命之持续,是随时变迁的,它的主体,看来似乎是一,实则是有许多不同的业力所感染的[识]所显现,只要身心不断的活动,业力感染所成的[识]的内含成分,也跟着继续不断地变化,只要有[我]的观念的执着,就有业力薰成的识,到了[无我]―不受贪欲,嗔恨,无明愚痴等烦恼心所动摇霍乱之时,业力的熏染,便不存在,生命主体的识,也就不存在了,此时称转识成智,即转凡夫为智者。《佛教入门》圣严法师

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50

主题

614

帖子

272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724
沙发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3-10 12:38:18 | 只看该作者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50

主题

614

帖子

272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724
板凳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3-10 16:11:18 | 只看该作者
生活禪系列動畫(三) 認物為己
云何汝今,以动为身,以动为境?从始洎终,念念生灭,遗失真性,颠倒行事。性心失真,认物为己,轮回是中,自取流转。  
见闻觉知而空寂不动的心。

放舍诸相就是不执著于任何现象,实际上就是无住心。
心不住于心理现象,不住于身体现象,不住于环境现象。
所有心内,心外的一切现象,都是有的,但不要去执着它,不要去在乎它,便是放舍诸相。
不住于任何一种现象,就是[默]。
知道所有的现象都是在发生中,那就是[照]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50

主题

614

帖子

272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724
地板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3-13 07:09:13 | 只看该作者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50

主题

614

帖子

272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724
5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3-13 07:47:17 | 只看该作者
生活禪系列動畫(五) 心中的媽媽不是媽媽

圆觉经云:
云何无明?善男子!
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种种颠倒,犹如迷人,
四方易处,妄认四大为自身相,六尘缘影为自身相;
譬彼病目见空中华,及第二月。
善男子!空实无华,病者妄执。
由妄执故,非惟惑此虚空自性,亦复迷彼实华生处。
由此妄有轮转生死,故名无明。
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50

主题

614

帖子

272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724
6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3-13 08:17:58 | 只看该作者
生活禪系列動畫(六)香蕉與卡片_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符號

境缘无好丑,
好丑起于心,
心若不强名,
忘情从何起?
妄情既不起,
真心任遍知。

[相]是什么?
形象,现象,法相,都可以称为[相]。
形相包括色,声,香,味,触的五尘,
凡是可以用手去触摸,用眼睛观看,用耳朵听闻的都是。

现象有三种:物理现象,生理现象及心理现象,例如,第六尘―法尘,就是心理现象。
法相则是佛法的专有名词,不论形相或者现象都包括在法相内。

以唯识的百法来说:
色法十一,心法八,心所有法五十一,不相应行法二十四,无为法六;
无为法的相对是有为法,一百个法相之中,有九十四个有为法,只有六个是无为法,不在形相或者现象的符号之内。
―圣严法师《金刚经讲记》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50

主题

614

帖子

272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724
7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3-13 08:52:03 | 只看该作者
生活禪系列動畫(七)第一順位

《观心铭》:熟处若生,生处自熟。

知见,心态,现象。自己选择顺位

外境让自己合意 就会产生贪 改变不了现象 便会产生瞋

慈悲是不求回馈的施与 是没有占有欲的关怀
凡夫的假自在
小乘圣者的小自在
大乘菩萨的大自在
以及佛的究竟自在

若能随处做主,处处都是真的。
「真」是没有你我,是非,利害,得失,
也就是超越常情,凡情,凡情就是执着,放不下。
到了「立処皆真」的时候,本来面目就出现了。
如果身心做不了主,受环境影响,
结果反映出来的都是环境。
环境的幻影在你心中晃动,你也跟着动;
你不但失去了自己,也失去了真正的面目。
―《圣严法师》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50

主题

614

帖子

272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724
8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3-13 09:14:56 | 只看该作者
生活襌系列動畫(八) 名與相

《楞严经》 由尘发知,因根有相,相见无性,同于交芦。

《金刚经》一合相即非一合相,是名一合相。

根 识 尘

一切的物质世界,是一个名相,是一个现象,也是一个整体相,但是这个整体相「即非一合相」,是个假象;
不过这个世界的假象还在,所以把它叫作「一合相」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50

主题

614

帖子

272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724
9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3-13 09:48:45 | 只看该作者
生活禪系列動畫(九)海水與波浪

心随万境转,转处实能幽,随流认得性,无喜亦无忧。

真心本静,古不修禅定。妄想本空,股不断烦恼。
禅心已定,不须更修。断尽烦恼,不须更断。
本无禅定烦恼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450

主题

614

帖子

2724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724
10#
 楼主| 发表于 2023-3-13 10:06:44 | 只看该作者
生活禪系列動畫(十) 什麼是「我」?

现象本质是「当体即空」

真如自性起念,六根虽有见闻觉知,不染万境 尓真性常自在。故云,能善分别诸法相,于第一义而不动。

非我,自我

性 相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文学世界

GMT+8, 2024-6-27 00:52 , Processed in 0.071893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